剛剛不久前有人問我:目前三個3D立體顯示器硬體,哪個最好?其實答案應該大家可以猜得出來:沒有最好的技術,只有大家喜歡與否的技術。舉例來說,上一篇留言提到他很討厭ACER 3D筆記電腦的線條感,但我覺得玩遊戲、看3D照片沒什麼影響,反而是我最欣賞的技術(可惜他不是螢幕,且筆記電腦不能升級)。也有人覺得IZ3D的鬼影感很重是個問題,但是我用了快兩年,只要強度弱一點點,玩個兩三個小時就像是看阿凡達電影一樣輕鬆愉快...總而言之沒有哪個技術是毫無缺點的,這是我目前的感想,但是也表示每個技術都有他的優點。
不過做出這個表格,我是有點擔心有爭議...所以得跟大家說這個表格沒有什麼科學分析,純粹是我個人把玩一段時間的心得,所製作的「私心版」比較表,大家看看參考一下,畢竟今年再過不久,可能很快的SONY、Panasonic、 Sharp...大廠們都會推出自家的立體技術,勢必又會改良現今的技術,不過根據朋友推測大概一台新的國際品牌的立體螢幕,沒有七、八萬大概是擺不平,所以下列的設備相較之下算是「很平價」的3D設備。
先把之前測試的3D裝置連結貼在這裡,比照下表很方便~
產品
|
iZ3D 22吋立體螢幕
|
3D Acer電腦 |
nVidia 3D Vision + Acer 3D monitor
|
圖片 |
|
|

|
價格
|
16,800
|
30,000
|
12,900 + 6900=19,800
|
安裝
|
麻煩,需要連接兩條DVI或DVI+VGA,對於電腦初學者不友善
|
一整台筆記電腦,開了就可以馬上玩
|
稍微麻煩,安裝時必須使用Dual Link DVI以及安裝特定nVidia驅動程式
|
遊戲相容度
|
單機大多ok線上遊戲沒法度
|
單機大多ok線上遊戲沒法度
|
由於是nVidia驅動程式,可以突破線上遊戲的nprotect防外掛程式的阻擋!
|
遊戲畫質
|
全解析度
|
減少一半解析度,但大致上無影響
|
全解析度
|
立體眼鏡所造成的亮度減損
|
約20%
|
約20%
|
約40%
|
立體眼鏡的舒適度
|
極高(使用夾片時)
|
極高(使用夾片時)
|
高,但有負擔感
|
鬼影Crosstalk問題
|
鬼影問題在立體強度很高時很明顯
|
除非角度不對,否則幾乎無鬼影
|
幾乎無鬼影
|
立體畫面舒適度 |
舒適,可看一兩個小時都沒問題,不過分離度太強會有鬼影
|
超舒適,但需注意分離度不可太大否則很快會頭暈(鬼影消除得太好的關係了)
|
不錯,但亮度減低使眼睛需要更專注於畫面細節,分離度不可太大否則很快會頭暈(鬼影消除得太好了)
|
遊戲流暢度
|
視主機效能,主機越好越流暢
|
別太期望流暢,主要是筆記電腦顯卡等級過低的因素,重量級遊戲免談
|
視主機效能,主機越好越流暢
|
安裝自由度
|
ATI、nVidia、Notebook(要雙輸出)都可以安裝,但電腦不能太差
|
僅能使用在Acer Notebook上
|
電腦不能太差,且需使用nVidia顯示卡
|
評價解釋
|
畫質的鬼影是主要問題,唯有調弱立體強度or調整角度or坐遠一點來解決。
畫面不易閃爍可以長時間賞玩,令人難忘的視覺舒適程度。
目前最便宜的3D方案
|
雖然解析度減半,但畫質上可能是我看過立體效果最棒的裝置。
如果可以推出螢幕版本的機種,將會是我的首選!
覺得筆記電腦的獨立顯卡玩大作品,還是不夠力阿
|
毫無鬼影,驅動程式安裝與設定也是一流!
雖然眼鏡很舒適,但立體眼鏡有一種壓迫感...
雖然肉眼似乎難以辨識,不過在些許情況下會感覺到畫面的閃爍
|
對了,明天就是除夕了,祝大家新年快樂喔!